近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公布了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评选结果,我校“推普”团队获“优秀团队”称号,并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来信表扬。
2024年7月12-18日,我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我省吕梁市柳林县开展推普工作。这支“推普”团队由文学院的杨琦、任倩倩担任指导教师,14名队员分别来自文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外语系等院系。大家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探索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用普通话唱响了一曲乡村振兴之歌。
志愿者们创造性地设计了“1+4+N”全新推普模式,即以发音训练为基础,以非遗传承、汉字书写、绘画、地方文化四种元素为主要内容,融入N种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团队成员在焉哉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口部操训练到字词发音,从识记象形文字到笔画书写,还有趣味口部操和绕口令比赛、甲骨文描画、汉字魔术师等特色课堂活动,训练学生300余人次,有效纠正了小学师生普通话发音,并通过他们带动社会,提高了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
志愿者们走出课堂,在县城大街小巷发放调查问卷1300余份,了解当地居民语音面貌,并根据其发音特点整理撰写了《柳林县日常用语五十条》《柳林县校园用语五十条》。为了扩大推普覆盖面、提升推普实效,大家还在直播间里与来自不同省份的主播“连麦”PK,“云”探讨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等常见发音问题,吸引了10000余人次进入直播间,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推普”团队事迹先后被中华网、中教网、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三晋青学等40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团队创作的“柳林推普情,留爱中华心”短视频入选全国第27届推普周优秀公益短视频。
团队负责人梅雅婷同学表示,志愿者们将继续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用专业素养诠释“推普”之责,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推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校“推普”团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期和周末时间,先后赴太原市娄烦县、忻州市宁武县、晋中市榆次区、吕梁市柳林县等地,深入小学、乡村、城市社区及儿童康复中心等场所开展推普志愿服务工作,参与者100余人,志愿服务总时长5300多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61.9小时,累计覆盖1万余人次。
“推普”团队获得上级表扬,既是荣誉也是激励,校团委将继续发挥组织动员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引领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