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7点,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三期应用型课程开发云工作坊结业论坛在线举行,工作坊首席专家、学校理事长曹勇安教授、第三期工作坊讲师团成员、154位第三期学员及河南城建学院教务处处长何宗耀及其他相关院校领导参加论坛,论坛公益直播,吸引了3800多位全国其他院校教师参加。论坛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主持。
在“说课评课”环节,学员代表、河南城建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鲁春阳教授和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蔡洁副院长说课,联盟讲师团成员潘宇和张苗老师分别评课。
学员鲁春阳教授分享《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开发,鲁教授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进行了说课展示。鲁教授表示通过学习首先了解了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毕业要求。进而设计一级矩阵、二级矩阵和三级矩阵。同时通过学习也认识到课程建设与管理是推动课堂革命的关键抓手,课点设计与重构是优化课程内容的前提条件,课程实施与评价是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保证。
联盟讲师团潘宇从课程思政、真实环境创设等角度进行点评。
学员、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蔡洁副院长分享《管理会计》课程开发,蔡院长根据四真三化的原则和方法,围绕应用型课程开发四要素进行了说课展示。蔡院长表示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门课、项目/章节、课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三级矩阵的关系,通过课点的重新组合打开了思路,建立课程思政三级矩阵,设计延伸课堂等。
联盟讲师团张苗进行了点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真学、真做。
“圆桌论坛”环节由张振笋秘书长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潘昱老师(学员)、邢台学院李玉巧老师(学员)、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艾姗姗老师(讲师团成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刘玉洁老师(讲师团成员)分享体会。
艾姗姗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从第二期云工作坊的学员转变为第三期云工作坊的讲师团成员,表示本次工作坊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对应用型课程开发的四要素、课程思政、以学生中心、四真三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如何真正的落地和实施,如何使门课与课点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来实现整门课的价值引领的目标。通过组内教师学习态度的影响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价值引领的重要性,教师持续学习,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实际也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培养。
潘昱老师表示三天的培训充实而忙碌,无暇顾及家里5岁孩子的感受和安全,学习的确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好在孩子有惊无险,在小组内的讲师利用课下时间帮助补习课程。
李玉巧老师表示,这次培训来得很及时,因为我们团队的应用型课程《中学英语教材教法》申请刚刚批下来,我还不知何处下手,就迎来了这次培训。本人有着12年教学经验,对教材熟,但是教学预期效果不如意,想改革但缺乏勇气和能力;经过导师一对一指导思路逐渐清晰,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几乎是全新的体验,在知识面前,感觉自己如此渺小,因为敬畏知识,所以不敢懈怠,培训结束意味着改革刚刚开始,更难的也许在后面。
刘玉洁教授分享了组内教师学习的故事,3天的培训学习,教师白天集中精讲、实操演练,夜里凌晨交作业,废寝忘食,克服各种困难。学员认真、导师负责,体现了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工作坊首席专家曹勇安教授被本次工作坊导师和学员学习的态度所感动,曹教授表示,生命影响生命,教师的学习精神影响学生也是课程思政。曹教授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盐入水”的实践》为题作了5分钟的专题报告。曹教授指出课程思政要“如盐入水”,去掉“”大粒盐”的表面化,将其研磨成“精盐”才可做到与水融合。曹教授强调思政课程属于课程体系要用三级矩阵进行开发,课程思政属于门课只用两级矩阵开发,态度点在思政课程中属于显性教学目标,需要由隐性的知识点、技能点来承载;态度点在课程思政中属于隐性教学目标,融入知识点、技能点背后的人文精神。
联盟副秘书长李文禹作了学习总结报告,基于各项学习数据展示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成果。将12所院校的154名参训学员按照“打破学校界限、打破专业界限”的原则分成了九个学习小组,配备了36位讲师团成员;通过5天的紧张学习与烟台,98.70%的学员顺利结业,基本掌握了应用型课程开发的原理、方法和评价,并且进行了实践。
在颁奖典礼环节,首先由张振笋秘书长宣读获得“优秀学员”荣誉称号的名单,同时对获奖学员以及优秀组织单位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