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新闻

陇东学院成功举办新发展格局下西部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协调发展学术论坛

时间:2021-10-18
       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10月16日,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和陇东学院共同主办、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新发展格局下西部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协调发展”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上午,陇东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群贤毕至、嘉宾云集,论坛开幕式隆重举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南开大学教授安虎森、浙江大学教授石敏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作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学良、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郑长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安树伟、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周正祥、兰州大学教授汪晓文、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永丽、《开发研究》主编鲁雪峰等特邀专家和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崔建伟等特邀嘉宾应邀出席,陇东学院党委书记曹复兴出席并致辞,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满银应邀出席并致辞,陇东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万锋主持开幕式。
 
 
 
 
 
 
 
       曹复兴代表学校对学术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不辞辛劳莅临参会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帮助指导重点学科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诞生南梁精神的红色沃土,古老而传统的农耕文化极大地丰富并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陇东学院作为一所扎根庆阳革命老区、浸润红色文化发展成长的省属地方性本科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他说,本次学术论坛诸位学者将以宽广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术积淀,给我们带来学术盛宴,各位专家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学术观点,为我们学习乡村振兴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以本次学术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位专家的联系沟通,开展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共谋“三农”发展大计,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新庆阳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满银代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致辞。他说,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是成立于1983年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教育部主管并纳入重点联系范围的35家学会之一。学会致力于经济地理理论和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汇集了一大批在经济地理、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空间经济、生态经济等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者,为我国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五大问题。产业振兴方面,无品牌、无规模、无产业链,且县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人才振兴方面,广大乡村缺乏各类人才;文化振兴方面,传统乡村文化面临挑战,现代文化发展滞后;生态振兴方面,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待改变,基础设施仍需改善;乡村组织振兴方面,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动力不足,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对此,他提出要扎实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二是继续开展乡村调查评估分类;三是推动三次产业发展和融合;四是重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社;五是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全方位培训计划;六是加快健全运行乡村振兴各级决策咨询委员会。他指出,本次论坛聚焦“新发展格局下西部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协调发展”主题,与会学者将围绕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10个方面的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为有效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和推进西部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
 
 
 
       刘万锋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我校立足陇原大地、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学学科团队在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出版《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等专著8部,发表SCI、EI、CSSCI等检索论文40余篇。多项建议案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调研评估报告深受社会关注,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应用经济学学科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干部培训、产业脱贫富民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命题,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助力谱写中国乡村振兴新篇章。
 
       开幕式结束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汪晓文教授主持举行了学术论坛上半场主旨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陇东学院特聘教授孙久文作了《基于实现现代化的西部大开发思路的新探索》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乡村公共服务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国英作了《乡村产业振兴:逻辑与经验》的报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安虎森作了《区域经济理论几个重要问题分析》的报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石敏俊作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与启示》的报告。
 
       下午,孙久文教授主持举行了学术论坛下半场主旨报告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赵作权作了《中国南北经济融合发展与战略选择》的报告;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张学良作了《新发展格局下公共服务发展与乡镇活力提升》的报告;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郑长德作了《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研究》的报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安树伟作了《我国省级交界区域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的报告;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周正祥作了《高铁时代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张永丽作了《甘肃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报告;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齐欣副教授作了《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振兴》的报告;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王烁博士作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报告。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庆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庆阳市发改委、庆阳市社科联、庆阳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南梁干部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西峰区乡村振兴局、镇原县乡村振兴局、庆城县乡村振兴局、宁县发改局、宁县工信局、宁县统计局、宁县乡村振兴局、宁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领导,陇东学院相关部门及经济管理学院等部分二级学院代表共计150多人参加本次论坛。
 
       西部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协调发展学术论坛是助推陇东学院经济学科发展的一次学术盛会。与会专家学者的报告高屋建瓴、观点新颖,既反映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又紧密契合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实际,见解独到、内涵丰富,对推动我国西部乡村振兴、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标签:

热门话题